趣读丨儿童玩具极简史:不仅有桌游,还有芭比

2023-03-06 15:41上一篇 |下一篇

  作者:豆梦之

  ▼

  今天的小孩儿,玩游戏机,玩乐高,玩拼图……

  或许你不知道,一千年前的小朋友

  也有桌游可以打,滑梯可以滑,芭比可以玩

  俗话说,有人的地方,就有娱乐活动

  ▼

  /远古时期/

  玩具的产生,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

  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

  发现了陶埙,它是一个橄榄型的陶器

  上端有小孔,轻吹可以发出声音

  大概是远古小朋友玩的哨子

  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

  还发现了最早的手办——陶猪

  不过毕竟是好几千年前的手办

  形制也比较粗糙,仅具雏形

  陀螺也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玩具

  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

  就出土了木陀螺

  山西夏县西阴村的遗址中还出土了陶陀螺

  ▼

  /汉代/

  到了汉代,玩具已经比较常见

  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中记载:

  「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

  有童儿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」

  「童儿数百,各骑竹马」

  中提到的竹马,就是当时很流行的儿童玩具

  竹马的典型式样是一根杆子

  一端有马头模型,孩子跨立上面,假装骑马

  东汉的王符在《潜夫论》中写道:

  「或作泥车、瓦狗、马骑、倡排

  诸戏弄小儿之具,以巧诈。」

  虽然是站在批判的角度

  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玩具盛行

  而且已经有了泥瓦做的玩具车、玩具狗

  汉代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不少小玩具

  有小陶龟、陶猪、绿釉骑马人哨、绿釉陶狗

  绿釉变形青蛙、绿釉陶鱼……

  从中我们也可以想像汉代小朋友玩玩具的样子

  ▼

  /唐朝/

  唐朝时,竹马依旧很受小孩儿欢迎

  ▽

  青梅竹马的出处,李白在《长干行》里写的

  「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」就提到了竹马

  可见竹马不仅是玩具,还可作为撩妹的工具

  ▽

 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,还可以玩桌游

  唐代有一种叫做双陆的桌游

  相当风行,上至帝王下至百姓,人人都爱

  双陆子为马形,黑白各十五枚

  两人相博,掷骰子按点行棋

  博时掷采行马,白马自右归左

  黑马自左归右,马先出尽为胜

  具体怎么个玩法

  在明代传世的典籍《三才图会》里有详细介绍

  据《唐国史补》记载,武则天也喜欢下双陆

  甚至做梦都梦见自己与大罗天女打双陆

  而且频频输棋

  武则天就很气,把狄仁杰叫来给自己解梦

  狄仁杰显然也是个双陆高级玩家

  便借机以「双陆不胜,无子也」

  来劝诫武则天善待自己的儿子

  ▼

  /宋代/

  经过多朝积累,到了宋代

  儿童的玩具已经相当丰富了

  「玩具」一词,也产生于宋代

  ▽

  据南宋的《梦粱录》记载

  杭州人家给孩子抓周时,会摆上

  「父祖诰敕、金银七宝玩具、文房书籍

  道释经卷、秤尺刀剪、升斗等子、彩缎花朵

  官楮钱陌、女工针线,应用物件并儿戏物」

  苏汉臣的这幅《秋庭戏婴图》

  就让我们看到了宋朝普通小孩都在玩些什么

  图中的两个小孩正在玩的游戏叫推枣磨

  是一种自制的玩具

  把鲜枣削去半边,露出枣核

  再将三根小木棍插在枣上让枣立在桌上

  另用一根细竹蔑两端各插一枚小枣

  再将竹蔑搁在枣核上,轻轻一推,便会旋转不已

  他们右边的圆墩上也摆着不少玩具

  有人马转轮、八宝纹纸格、玳瑁盘

  小陀螺、红色佛塔和棋盒

  ▽

  宋朝时还出现了与今天的芭比娃娃

  很接近的玩具,磨喝乐

  磨喝乐这名字,听起来怪里怪气的

  这是因为它是从梵文音译来的

  故而也有写作摩侯罗、摩喉罗的

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没有儿童节的年代

  磨喝乐通常在七夕节上市

  《东京梦华录》载

  「七月七夕,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

  州西梁门外瓦子、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

  及马行街内,皆卖磨喝乐」

  根据《醉翁谈录》和《西湖繁胜录》的描述

  还可以推断:磨喝乐由土木材料制成

  颜值很高,有不同size的,价格也不便宜

  且和今天的娃娃一样,也穿各种娃衣

  “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,端正细腻,京语谓之‘摩喉罗’。小大不一,价亦不廉。或加饰以男女衣服,有及于华奢者,南人目为巧儿。”——《醉翁谈录》

  “御街扑卖‘摩侯罗’,多着乾红背心、系青纱裙儿。亦有著背儿、戴帽儿者。”——《西湖繁胜录》

  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大人夸赞小孩生得好看

  会说「生得磨喝乐模样」

  跟今天夸人长得跟芭比娃娃似的一个道理

  ▽

  除了玩娃娃,宋朝小孩也很喜欢看皮影戏

  每年元宵节,东京的的大街小巷

  都设小棚子,放皮影戏,吸引小朋友来看

  ▼

  /元朝/

  元朝时儿童的境况

  我们可以从这幅《婴戏图》中推断一二

  《婴戏图》中最亮眼的部分

  是画面最上方的木制滑滑梯

  四个小孩儿玩得不亦乐乎

  可见供儿童玩耍的滑梯设施

  早在元朝就已经出现了

  画中还画了两个小孩,骑着竹马

  竹马从汉至元,经久不衰

  发展到元朝,外形已经非常精致

  在竹马的另一端,还装上了两个轮子,很有巧思

  ▼

  /明清时期/

  明清时期,民间很流行九连环这样的益智玩具

  据明代杨慎《丹铅总录》记载

  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

  「两环互相贯为一,得其关捩

  解之为二,又合而为一」

  后来也用铜或铁代替玉石,成为儿童的玩具

  《红楼梦》中也提到了九连环

  林妹妹就是个九连环爱好者

  “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,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。周瑞家的进来笑道:“林姑娘,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。”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九连环制作时,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

  九环相连,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

  玩时,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

  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

  其解法多样,可分可合,变化多端

  ▽

  清朝还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

  抖空竹最早由「陀螺」演变而来

  这个游戏戏器材简单,易于学习

  而且动作花样繁多,故而很受欢迎

  不过现在玩这个的小孩儿似乎不多了

  倒有不少大爷大妈玩

  举报/反馈